據悉,今年5月1日起,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(即"營改增")試點,建筑業、房地產業、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也被納入營改增范圍。“營改增”試點涉及范圍之廣,無疑會對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影響。從整個行業來看,營改增作為與改革相關聯的政策,對房地產建立長效機制有著重大影響。而作為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的建筑涂料行業,自然也受到“營改增”政策的直接影響和房地產業的間接輻射影響。
那么,“營改增”政策的全面推廣,究竟會對涂料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,是利還是弊呢?我們不妨來看看它的風向標——房地產行業。
推進房地產去庫存 刺激建筑涂料需求
對于營改增試點,李克強總理就曾表示,所有行業在營改增過程中,稅費都是只減不增。按照新稅制,不動產租賃服務、銷售不動產、轉讓土地使用權,稅率由5%營業稅改為11%增值稅,不動產可納入增值稅抵扣。
據了解,房地產開發企業征收11%增值稅;個人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,按5%全額征收增值稅;個人購買2年以上的住房對外銷售,免征增值稅。實施營改增后,房地產全行業稅負有望從3960億元減少至3340億元,下降幅度近15%。而對購房者而言,改征增值稅可以解決住房銷售中的重復征稅問題,減輕負擔。
稅費的降低,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降低了成本,這將刺激企業投資,利好商業地產、產業地產去庫存。眾所周知,涂料和房地產的關系就好比是魚跟水的關系。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增加,裝修就成為了可能,而涂料市場也能夠跟著“水漲船高”。
對二手房交易影響中性 重涂市場潛力仍需挖掘
“營改增”之后,個人二手房稅負有沒有增加是很多市民關注的焦點。這幾日來,全國各省不少市民紛紛跑到各區地稅辦稅大廳了解情況,并迎來了部分地區二手房交易的小高峰。
對此,有業內專家表示近期二手房成交量、成交額的上漲很大程度取決于消費者對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消化,是三四月份傳統旺季的正常表現,而不是“營改增”帶來的直接影響。
這兩年來,面對涂料市場日益趨向飽和的一二線城市,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眼光轉向重涂市場和城鎮化市場這兩塊領域上。而重涂市場主要依賴于自家房子的翻新和二手房市場的交易量。從目前的情況看來,“營改增”的全面推廣并不能很好活躍二手房交易市場,涂料企業只能另辟蹊徑挖掘重涂市場。
所有人都知道,去庫存的重點與難點是三四線城市。無論是取消限制政策、公積金放寬、購房補貼、農民進城等一系列措施,還是降首付、降利率、減免契稅等動作,都在艱難地推動著整個行業向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轉向。
而“營改增”的全面落地實施,則是充當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中的“降成本”角色,促進房產流動和降低庫存,這對于提振房地產行業信心有著積極的作用,不但刺激買方市場的需求釋放,同時也讓賣方市場對未來走勢充滿期待。但是營改增改革并非短期政策,對于房地產的意義不會像鎮痛劑效果一樣立竿見影,但是作為一項長期的政策,正在為房地產建立長效機制打下堅實的基礎。